羨慕!泉州洛江區的同學們可以“靠臉吃飯”
日前,
泉州市洛江區義務教育階段食堂
全面實現“人臉識別”取餐技術
學生都可以“靠臉吃飯”!
嘀!學生僅需盯住取餐器攝像頭不到1秒,馬上識別出個人用餐信息,確認后,食堂阿姨已經準備好了一份熱騰騰的菜。全程不到10秒,便完成了付款取餐的全部流程!這是12月11日,記者在泉州市洛江區就南中學看到的一幕,這也是洛江區以“互聯網+”為抓手推動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智能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互聯網+”助力校園食堂管理
“食堂的菜很好吃,菜色也很多!現在刷臉吃飯,效率非???,再也不用排長長的隊伍了,而且吃不夠的話,還可以再去找阿姨打一些。”泉州洛江區就南中學初三3班林惠茹說道。本學期起,泉州洛江區教育局以“互聯網+”為抓手推動營養改善計劃,全區所有義務教育階段食堂全部智能化管理,家長僅需提前在手機app上訂餐,學生即可在校刷臉用餐。初三年學生家長邱瑞香說:“以前都是錢直接給孩子,總會擔心孩子不按時吃飯,如今使用線上訂餐,孩子每天在食堂幾點吃飯,吃了什么都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我們更加放心。”
“從本學期開始,學校全面啟用人臉識別取餐功能,學生無需攜帶現金、餐卡,便可以直接在食堂就餐,費用直接從家長綁定的銀行卡中扣除,既避免了現金接觸同時也提升了效率。”洛江區就南中學校長林德水介紹,這學期學校食堂全面智能化管理,如今學校只需要每天下午四點前,在手機app上輸入第二天學校用餐的人數,清晨配送公司便會把當天所需的食材配送到食堂里,全程信息化處理,極大地提升學校食堂的效率。
據悉,洛江區作為福建省地方試點,現有9所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全部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寄宿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寄午餐學生每人每年可享受1000元的營養餐補助。就南中學食堂每天供餐五六百名師生,其中153名學生享受國家營養餐補助。食堂每天早餐供應包子、饅頭、豆漿等,中午、晚餐提供6菜1湯。學生可自主選擇一葷一半葷一素進行搭配,全天三餐不到20元,學生和家長都反映吃得又好又便宜又安全!
集中采購 統一配送 協同監管
2019年秋季開始,洛江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已全部實現自主經營,全區以“互聯網+”為抓手推動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智能化,正式施行建立有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協同監管”的營養校餐福建省改革試點。
“從本學期開始,洛江區全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食堂都實現家長線上訂餐、學生人臉識別取餐功能,就餐費用直接通過家長銀行綁定當餐當結。”洛江區教育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王田賓告訴記者,洛江區教育局在食育科普和營養監測中針對農村初中、小學學生發育特點及對營養的不同需要,聘請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的營養師,為學校制定科學、規范的營養餐食譜,并將食譜導入平臺。學校負責人只需輸入早、中、晚用餐學生人數,便可實現每日在線便捷下達訂單,保障食材的營養新鮮、搭配科學,避免出現食材缺漏或堆積乃至過期的現象。集中采購環節在全區建立起食材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每天上傳農殘檢測數據,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持,為學校提供數據服務,為家長、學生提供信息查詢。在統一配送中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通食材配送過程中訂單簽收、指派、配送、食材簽收、結算等信息的流轉處理,并利用車載視頻監控終端對配送司機及車輛冷藏柜情況進行實時視頻監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為學校提供食材配送服務。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食育科普和營養監測水平。
“洛江區教育局可以通過平臺監控食材配送中心、學校食堂24小時運轉情況,保障學生師生舌尖上的安全,監測營養餐改善計劃的落地實施。”王田賓告訴記者,通過“互聯網+”能夠實現對食堂管理、資金管理、食品溯源、電子監察、全程監控,并將權限開放給教育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學校膳食委員會成員,從而實現多部門的協同監管。
“泉州市洛江區自2019年秋季開始推行營養改善計劃學生營養餐試點改革,解決了學校食堂自主經營中存在的諸多難點痛點,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全面監管,讓學生吃上放心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泉州市洛江區教育局副科級督學何妺介紹,目前營養改善計劃僅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由于多數食堂場所較小,條件有限,目前我區僅有一千三百多名學生能夠在學校享受學生營養餐。接下去洛江區教育局將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進一步擴大食堂供餐比例,努力讓更多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到這項好政策,并研究如何將供餐范圍延伸至幼兒園與高中階段,讓更多學生受益。